行到巫山風景正好丨重慶巫山打造三峽旅游“頂流”!來看專家支招


△小三峽。巫山文化旅游委供圖
三峽壯美風光享譽中外,巫山神女更惹人向往。
近日,重慶巫山發布了《巫山縣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動方案(2022—2024)》(以下簡稱《三年行動方案》),力爭用3年時間推動巫山加快建設成為世界了解和弘揚長江三峽文化的“中國窗口”,上游新聞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。
坐擁世界級文旅資源,巫山如何成為三峽旅游的“頂流”?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,巫山應如何找關鍵點“解題”?
4月25日,上游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資深旅游專家,聽聽他們的“支招”。
羅茲柏:
“三大文化”是核心魅力依托 巫山神女是最核心文化地標
中國旅游研究院長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、重慶市旅游經濟發展高級顧問羅茲柏認為,巫山已經擁有世界級的自然資源,而要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,還需要對文化進行進一步挖掘。
“隨著巫山機場的通航,以及鄭渝高鐵的即將開通,其文旅發展勢頭必將乘勢而上。在新的發展格局與背景下,巫山的文旅發展還必須面向海內外游客市場,進一步凝聚與彰顯核心競爭力。”羅茲柏指出,遠古文化、神女文化與詩歌文化,應是構成主導巫山文旅發展最核心的魅力依托。
其中,遠古文化是指以巫山猿人為源頭,巫文化為核心,上古奇書《山海經》為演繹,為巫山的文旅魅力釋放提供故事訴說與藝術創意的源泉;巫山神女是大三峽最核心的文化地標,可為巫山的文旅魅力提供最具靈魂性的引導與創意的源泉,尤其可直接為巫峽風光提供引導與支撐;詩歌文化,長江三峽中最富“詩化”,尤具“竹枝詞”意境的巫山峽江天地,可為巫山的山水城鄉休閑度假文旅開發提供主題引導、文化創意與氛圍營造的個性魅力支撐。
在具體舉措上,他建議,不妨嘗試以這三大文化為切入點,打造具有藝術價值的小而美的場景或舞臺,打響知名度并吸引客流,進而引導相關旅游的發展。
例如,巫山神女被歷代文人墨客所謳歌與演繹,由此形成了被后人所推崇的多元復合、夢幻穿越、美好浪漫的神女形象。因此,以神女文化為引導,以“傳奇戀魂”為統領,以時代需求為對接,可著力拉動巫山人文傳奇、夢幻生態、風情生活三大主題體驗的文旅開發。
“打造過程中需立足自身獨特的文化根基,讓文化走入生活,并以藝術創意的形式呈現。”
牟紅:
作為走向世界的文旅名片 以國際化標準塑造巫山旅游品質
重慶理工大學旅游管理專業教授、中國旅游研究院專家庫專家牟紅表示,巫山自然資源得天獨厚、文化內涵厚重,但要提升巫山旅游至“世界級”影響力,仍需在國際理念、國際視野、國際方法方面做文章。
她指出,巫山要吸引外地游客前來休閑度假:
首先,除了高鐵、高速、機場等外部交通的便利,內部還應同時打造“快進慢游”的交通系統,讓游客可以順暢游覽巫山各處風光。
其次,旅游品質應向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看齊,如巴厘島等,以高品質、定制化的服務面向大眾。
第三,立足巫山優勢旅游資源,以國際化標準,發展徒步、游輪、鄉村漫游等休閑方式,滿足國內外游客吃住購需求。
第四,營銷上應注意講好故事,挖掘巫山文化中觸動人心的地方,并以場景化、生活化、故事化的方式做呈現。
以巫山神話為例,它代表了巫山當地的神秘文化,具有天人合一之美。在挖掘巫山神話時,應注意傳遞原生之美,傳遞出遠古夢幻的氛圍,不必將虛幻的神話故事全部轉化為具象的表達。“可嘗試博物館、演藝、節慶等方式,并注重審美和品位,與國際旅游目的地水平接軌。”
牟紅談到,巫山作為重慶走向世界的一張文旅名片,應當站得更高、看得更遠。未來旅游市場的主流是年輕人,而當下年輕人早已視野開闊,對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都有一定認知。要吸引這一部分客群,應在引流方式上提前布局,打造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、演出等,持續釋放巫山自然與人文的魅力。
廖偉:
吸引世界游客 巫山應具備世界級服務水平
重慶中旅集團總經理廖偉談到,巫山要建設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,就應當具備吸引游客專程到來的條件,包括交通、特色、服務等多個方面。尤其對國外游客而言,要從國外到重慶,再來到巫山,往返花費的時間較長,如果目的地沒有較強的吸引力,就難以實現這樣的“引流”。
他表示,交通的便利是吸引國內外游客的前提條件,而鄭渝鐵路的開通是一個很好的契機,有助于巫山拓寬國內的客源。但從吸引世界游客的角度看,巫山還需要進一步拓展航線,縮短海外游客前來的時間。
而除了交通的便利,如何留住游客也相當重要。
△當陽大峽谷。巫山文化旅游委供圖
“放眼世界來看,巫山獨特的峽谷風光,深厚的歷史底蘊是具備競爭條件的。首先,自然和人文一定要深挖特色。尤其是夏季和秋季,是游覽巫山的旺季,可針對這兩個季節特點,推出觀光、演藝、游輪等相結合的產品。例如游輪除了欣賞兩岸風光,還可以引入漢服秀、劇本殺等互動體驗性較強的活動。”
廖偉表示,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普遍在服務上有著不錯的口碑,巫山可以此為切入點,提升吃住購等行業的服務水平。如住宿方面,可以大力發展特色民宿,以小而美吸引游客;美食方面可以挖掘更多當地美食,同時應做好衛生和市場秩序的規范;購物方面應提升伴手禮品質,推出具有文化內涵和送禮屬性的產品。
張大偉:
把握高鐵開通機遇 做好高鐵到景點最后一公里建設
攜程集團區域政務總經理張大偉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大背景下,本地游、周邊游成為一大趨勢,人們追求詩與遠方的需求并未消失。對于巫山旅游發展而言,可以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。”
從機遇來看,當前不僅短途周邊游不斷升溫,5小時左右車程的國內中短途高鐵游、自駕游也受到了歡迎。因此,隨著鄭渝鐵路開通,各地來到巫山的時間縮短,預計將進一步刺激重慶中心城區游客以及周邊省市游客來此旅游。
他建議,對于巫山的旅游行業而言,應該抓住鄭渝鐵路開通的機遇,以高鐵為軸心,串聯酒店、景區、度假區等大眾化和個性化旅游產品。另外,還應做好高鐵到景點最后一公里服務體系建設,進一步增加客人旅行體驗中的便利度和舒適度。
從挑戰來看,無論國內還是國外,游客們對于定制化、個性化旅游產品都有著旺盛的需求,這就對目的地開發相關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他認為,巫山應以鄭渝高鐵的通車為契機,通過與知名文化和旅游企業、大型旅游平臺強強合作,將文化和旅游資源進行有機結合,開發出更具游客吸引力、市場生命力、區域影響力的文化和旅游產品。在滿足大眾旅游需求的同時,著手打造個性化、定制化、品牌化、高端化的旅游產品,滿足高消費客群的消費需求,從而拉動地方旅游的綜合消費。
上游新聞記者 唐小堞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供圖



